全市之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日期:2017-12-11 09:46:34  浏览量: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

今年5月30日,一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糙齿海豚在阳江港附近海滩搁浅。所幸,当时在海滩边玩耍的6位市民看见受困海豚,即时报警,海洋渔业、边防等部门救援人员与群众接力救助7个多小时,让海豚重新游回大海。这个救助行动反映了阳江各地海洋生态保护意识普遍提升,也是全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得到加强的有力见证。

近年来,阳江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不断增强海洋综合管理,严厉打击破坏各种海洋资源环境的行为,推动全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去年12月,阳江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以海兴市、绿色发展,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美阳江”战略,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打造海洋生态示范区进行了全面部署。

坚持生态“养海”、用心“护海”,坚持“保护中发展”的理念,践行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阳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目前,阳江拥有海洋保护区10个,总面积达3.06万公顷,划定了7类35个海洋生态红线区,打造“水清岸绿滩净景美”的原生态海洋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深蓝渔业、滨海旅游、临港高端制造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能源等绿色产业。2016年,阳江海洋生产总值达490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37%。当地正加快构建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环境友好型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保护海洋”理念深入人心

阳江是广东海洋渔业大市,全市共有123个海岛,其中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40个。全市海岸线总长达458.6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达323.5公里。全市海域面积约1.23万平方公里,20米等深线以浅的浅海和滩涂面积1624平方公里,其中10米等深线以浅的浅海面积620平方公里,滩涂面积131平方公里。

阳江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2012年7月,阳江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保护为主”的原则,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坚持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推进海洋污染防治,建设海洋生态示范区。

阳江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绿色发展是阳江崛起之要,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实施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加强海洋环境监测,高标准建设海陵岛和阳西月亮湾国家级海洋公园,打造海洋生态示范区。

为了加强海洋工作,阳江专门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阳江市海洋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海洋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国家和省的海洋工作政策和要求,部署全市海洋工作。

为提高全社会爱护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阳江市每年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介大力宣传报道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利用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南海开渔节等重大节日作为平台,广泛开展海洋法律法规宣传,大力营造保护海洋环境的舆论氛围,“保护海洋”理念深入人心。

构建依法用海审核监测体系 加强事前审核和事中事后动态监测监管

港口开发、滨海旅游和滨海城镇建设等都需要利用海域资源。阳江市按照海域使用有关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对用海项目加强事前审核和事中事后动态监测监管,确保临海项目“集约节约”用海。

首先,坚持集约节约用海。阳江市严格贯彻《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开展《阳江市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如在阳江港项目建设过程中,专门编制了《阳江港吉树港区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安排围填海项目,努力做到符合集约节约用海的要求。

第二,把好审核流程关。阳江严格按照《海域使用管理法》和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项目审批工作的意见》,成立海域使用项目审核委员会,制定海域使用项目的审核审批流程,在围填海项目用海申请的受理、审查、审核和上报工作过程中,做到审核规范、流程完整、公正公开、集体决策。所有围填海项目都按规定开展用海前的公示公告,开展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审核围填海项目时注重项目用海是否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生态红线等;是否存在化整为零、分散审批和越权审批的情况。

第三,把好海洋环评核准关。阳江成立了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核准工作委员会,并制定《阳江市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程序》,规范市级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工作。

再者,加强日常监视监测。为了监督用海项目科学节约用海,阳江市每年都通过现场测量、现场拍照和现场录像等形式对单个围填海项目进行动态监管,共监测项目19宗次,确保项目按要求进行施工,防止项目超填行为发生。在用海项目开工后,依据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督促业主按要求做好海洋环境保护措施,严防破坏和污染海洋环境行为发生。如在阳江港建设过程中,国家海洋局于2011年10月批复同意《阳江港吉树港区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为确保该规划按要求实施,阳江市每年都要对该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管。该规划实施以来,规划范围内获得批准用海的项目有4个,正在开展用海申请的项目有10个,阳江市对该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动态监管180多次,有效保证了规划内的项目按要求建设。

发动全社会参与 从源头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保护海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阳江通过划定海洋生态红线区、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修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等措施,发动全社会参与,从源头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据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与广东省国土厅于2008年颁布的广东省海岸线修测成果,阳江市大陆岸线长为323.5公里。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6年,阳江市抓住省编制《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时机,认真做好调查,及时准确提供相关资料。根据《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阳江市共划定7类35个生态红线区,大陆自然岸线长115.21公里。阳江全市超过三分之一的大陆岸线划入生态红线区,为海洋生态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阳江还大力修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为海岸线增添靓丽的风景。2012年以来,阳江市先后投入2450万元建成3座人工鱼礁区,有效修复了近海渔业资源。截至目前,阳江市滨海湿地内建立了一批多种类型的市、县级海洋与水产自然保护区,构筑了蓝色生态屏障,现共有海洋保护区10个,总面积达3.06万公顷,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其中,海陵岛于2011年获批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阳西月亮湾于去年8月获批建立国家级海洋公园。

与此同时,阳江长期开展增殖放流放生活动,有效养护水生生物资源。2010年,阳江市建成南海首个永久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基地——南海放生台。2015年,阳江市成立阳江市放生协会,将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群众化、常态化,全市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意识得到显著提高。据统计,2012年以来,阳江市共放流鱼苗1000万尾、虾苗15000万尾,海龟100只、中国鲎1500只、贝类60吨。

通过以上举措,阳江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2014年,阳江市海陵岛以总分第一名获评“广东十大美丽海岛”,后又获评“全国十大美丽海岛”称号;2016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阳江近岸海域大部分为清洁或较清洁海域,海水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

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铁拳整治破坏海洋环境行为

对于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阳江予以铁拳整治。

近年来,阳江市每年均开展“海盾”专项执法行动,打击和遏制违法用海行为,重大违法围填海行为逐年减少,整顿和规范了阳江市辖区内的海域使用秩序,提升了阳江市海域资源使用的综合管控能力;每年开展“碧海”专项执法行动,有效打击违法开采海砂、非法倾废等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保护全市海洋环境资源。

在对无居民海岛保护上,近年来,阳江按照《中国海监海岛保护与利用执法工作实施办法》《中国海监海岛定期巡查工作规则》《关于加强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活动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开展执法巡查,制订无居民海岛专项行动方案,积极开展无居民海岛保护执法,加强对无居民海岛用岛项目的监管,及时制止游客上岛旅游和未经批准利用海岛等行为,落实海岛定期巡查档案的“一岛一档”工作。

在查处违法的同时,注重从源头上减少海洋违法行为。近年来,海洋执法部门定期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现场海洋宣传活动等渠道开展宣传活动,向用海业主讲解项目建设中涉及用海的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保护、使用许可、检查监察等要求,使用海业主了解、熟悉、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树立依法用海的观念。阳江市用海业主、群众的海洋意识普遍得到提高。

保护优先 发展绿色高效现代海洋产业

阳江牢固树立“在保护中发展”“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海洋工作理念,重点发展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临港高端制造业、海洋交通运输、海洋能源等绿色产业,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在发展海洋渔业上,阳江构建全产业链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擦亮“中国南海渔都”品牌。为了保护近海渔业资源,阳江鼓励发展远洋渔业,大力发展深蓝渔业。目前,阳江拥有钢质渔船753艘,远洋捕捞能力不断增强。阳江还大力发展渔产品深加工业,提高渔产品附加值,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38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

在发展滨海旅游方面,阳江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建设以海陵岛为龙头,阳西月亮湾、阳东珍珠湾为两翼的滨海旅游黄金海岸。其中,海陵岛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不断优化提升岛内软硬件建设,创建国家蓝色旅游示范基地。通过发展滨海旅游,阳江滨海岸线环境优美、管理到位,实现了旅游产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在11月26日举办的海陵岛环岛马拉松赛中,共有1万多名跑友在最美海岛赛道上慢跑,沐浴海风、欣赏沿途无敌海景,是阳江发展滨海旅游促进海洋保护的真实写照。

此外,阳江还利用港口优势大力发展临港高端制造业,配套建好环境防护设施,使临港产业发展与海洋保护相得益彰。目前,阳江正重点打造高端不锈钢和海上风机制造两大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临港高端制造业集群。这两大产业集群均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并落实环保措施,成为产业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典范。

作为沿海大市,阳江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积极开发海上风电这一绿色能源,为阳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内涵。根据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阳江市海上风电总规划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目前一期300万千瓦项目加速推进。其中,一期首批4个风电场、共130万千瓦装机容量项目已全部获得核准,4个风电场计划年内开工建设。

■链接

阳江海洋保护“四大行动”

1.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以此次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为契机,建立重点海域的执勤点、执法办案、监管协作及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开展海洋环保执法活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活动,切实保护周边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

2.开展海洋环境监测、监视

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厅印发的海洋环境监测方案,结合阳江市实际,继续对全市所辖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跟踪监测,科学评估阳江市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定期上报上级部门。对外发布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3.严格海洋环境审批和执法检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严格项目环评审批。加大海监部门对建设项目的现场监督检查力度,强化监督检查,对未批先建、擅自变更环保措施等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加大海洋环保宣传

积极开展保护区的宣传工作,利用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及时将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向社会公布。同时,充分利用海洋宣传周(日)、法律宣传日、增殖放流活动等契机,在广大社区、沿海渔村码头、工厂学校等场所,采取多样的宣传形式,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逐步提高广大群众对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资源养护意识。